广州皇甫先生是位爱刀之人,为了一把看似普通的大刀,千里迢迢奔赴河北保定,用高于当时市场3~4倍的价格买下来。皇甫先生之所以如此厚爱这把“宝刀”,原因在于它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砍下三名日本侵略军的头颅,是一把战功赫赫,有“功臣刀”美誉的无价之宝。
这就是曾经砍下三个日寇头颅的清末大砍刀,上面刻有“铁血男儿,誓杀倭奴”的字样。
昨天晚上,记者一行来到皇甫先生广州的家中。皇甫先生为了存放他目前拥有的4000多把古兵器,还另外买了一套房子,专门用于摆设和舞弄这些刀刀剑剑。
刚走进皇甫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把摆设在大厅正中央的长刀。记者拿起这把刀仔细端详着,该刀是前窄后宽,刀柄部还有手工编制的芦苇条。也许对于真正意义的刀剑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刀剑不仅仅是看它的品质和价值,更要看刀剑里蕴藏的精神和力量———在皇甫与同行交流的网站“拔刀斋”里,他把一柄并不昂贵的中国传统大刀放在最显要的位置,这是一把中国抗日将士使用过的大刀,刀刃已经缺口累累,但刀把上刻的八个字历历在目:“铁血男儿,誓杀倭奴”;当年,千万热血男儿就是使用这种大刀,与用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日本侵略者殊死决战,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用冷兵器时代的大刀对抗现代化的强敌而决不退后,需要的正是视死如归的勇敢。
皇甫告诉记者他买刀的不凡经历。2001年12月,喜欢上网浏览刀剑信息的他,突然间在他的网站上看到当时正在河北保定博物馆进行“中国古代兵器展”的展讯,于是皇甫立即抽出时间,专程赶到河北保定。“我赶到那里才知道,原来这个兵器展已经开展两个多月了,刚刚结束展览。”酷爱中国古代兵器展览的他,在展览简介上看到这把大砍刀说明。“第一眼看到它就觉得它造型古朴,气势浑厚。”仅仅是凭着对这把刀第一感觉的单纯热情,皇甫就当即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它买下来。”于是,皇甫找到河北保定博物馆负责人,告诉对方他希望能买下这把刀。经该名负责人从中撮合,联系到当时刀的主人,并花费了当时高于市场价3~4倍的价格购买下来。
至今,皇甫仍记得刀的主人(一民间刀剑收藏者,大学老教授)亲口讲述他是如何得到这把刀的。据介绍,这把刀是他高价从一名抗日英雄手中获得的,当时老英雄已经70多岁了,年轻时曾扛着这把大刀在一次抗日战争中奋勇砍下三名日本侵略军的头颅。为了表彰这名抗日英雄在战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还专门颁发了一枚一等功勋章给他。
皇甫从布满灰尘的箱子底部,拿出了那张河北保定博物馆“中国兵器展”展览简介给记者阅读:“此刀为民国期间打造的中国长柄大砍刀,战争时期在一次战斗中砍下了三名日本侵略军的头颅,成为功臣刀。该刀尺寸长,重量大,钢口锋利,非武之人不能使用,另外该刀的刀柄部装饰芦苇条精细编制,实为独特。”
得到这把刀后,皇甫常常抚摸着缠满芦苇藤剑柄,顺着刀刃去仔细品位和追寻着刀中所蕴涵着的故事。“我得到大砍刀后,不少河北保定的刀剑收藏者,纷纷来电话和电子邮件,希望能从我手中买回这把刀,理由是这把刀是河北保定抗日战争历史的见证。但无论对方出什么丰厚的条件,我始终没有考虑过将该刀出售过。”
在皇甫的收藏间,记者看到一把剑身篆刻为“大清乾隆年制”官款的剑特别精致,于是询问关于它的来历。
皇甫说这把剑购于英国伦敦私人收藏家,全手工的镂空铜銮金金龙装具栩栩如生。在剑身的正面错金银“四大金刚”图案,反面为“四大美女”。剑身密布交织的网文让记者觉得非常吃惊,交错的网格竟是这样的别致,在强光下记者清楚地分辨着1毫米的长度竟达十数根之密集,全剑长度为660毫米。正反两面估算用手工撮出来的交叉线万个小方格。如果你认为这50万个小方格是零散地分布在剑身上时,那就大错特错!它们网格化地排列绝对分明整齐,均匀遍布于剑身,是工匠全手工一根一根跳出来的,在宽3.5厘米、长66厘米的剑身上有如此精细的手工,可见其工作量之大,工艺之高超精湛,标准令人叹为观止。最引人注目的是,剑身上追逐七星的嵌金龙,赫赫入目的竟为五爪,剑柄为象牙铸造。
对中国古代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封建时代,能够在兵器上使用五爪金龙的一定是当时高高在上的皇帝。
正当记者在逐一欣赏琳琅满目的收藏品时,皇甫抑制不住心中的快乐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不久前他刚刚完成一次环球飞行收藏行动。用了大约一个星期,他从广州出发,沿美国—德国—马来西亚—香港—广州转了一周,以理想的价格收购回9把古刀剑,其中包括一把他心仪已久的波斯水纹大马士革长刃和一把中国古剑。
为了这次收购,他已经在网上与多名卖主谈判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他说自己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怕向别人请教,这也是他最引以为荣的。在采访过程中,他正在为一把造型优雅的古代长枪的设计感到困惑:他不明白木柄上为什么缠绕了钢丝,这似乎不像是为了装饰,很快地,他通过请教一名行家得知,这是为了避免枪把在战斗中被敌人砍断,又最大程度减轻武器重量的一种方法。